调整仍在持续炒股100倍杠杆配资,瑞信董事总经理陶冬已入职瑞银
5月27日,第27届瑞银亚洲投资论坛在中国香港开幕,吸引了来自28个国家的3000多位参会者,成为瑞银在全球最大的投资论坛。
在香港中环,机构分析师、公司高管、专业投资者就股票市场等话题分享着真知灼见。盛会之下,却鲜有人注意到,论坛的前26届并非瑞银主办。
在2023年3月的同一地点,这个论坛还保持着最初的名称——第26届瑞信亚洲投资论坛,那一届也是瑞信的“绝唱”。据悉,亚洲投资论坛于1998年金融危机后开始以年度定期举办,而今瑞银沿袭了这一传统。
对于备受关注的瑞银瑞信合并进度,瑞银集团亚太区执行总裁许健洲在论坛现场回应,本周末将迎来整合的里程碑——瑞银集团与瑞信集团的母行合并。他表示,瑞银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财富管理机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集团合并前夕,瑞银在亚太地区的人事调整已经基本完成,但业务方面的整合仍将持续。
5月29日美股收盘,瑞银(UBS)报收于30.51美元每股,下跌1.17%。
又一瑞信高管入职瑞银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个信源获悉,瑞信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现已加入瑞银,目前头衔为UBS 执行副主席。
记者从接近瑞银人士了解到,陶冬UBS 执行副主席头衔中的“UBS”并不代表瑞银证券、瑞士银行(中国)等中国内地的法人机构,而是代表UBS AG(瑞银集团)。
“陶冬的流程尚未走完,处于有职级但无具体职务的状态。”接近瑞银人士表示,陶冬目前不以机构名义出席活动,因为仍需要等待瑞银集团总部的确认。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官网上,陶冬的履历已更新为前瑞信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履历显示,陶冬为美国犹他大学博士,他自1994年起常驻香港,于1998年加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历任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及董事、香港宝源证券高级经济分析师及中国研究部主管、瑞信亚太区私人银行大中华区副主席。
作为行业专家,陶冬每周会在微博发布市场点评。去年8月,陶冬在微博上表示,“由于瑞银和瑞信的合并,我的社交媒体暂时处于停止更新状态。目前已经取得瑞银方面的许可,开始走瑞信方面的流程,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本栏目可以恢复运作。”而后,陶冬在公开撰文上也仅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的身份署名。
事实上,陶冬只是原瑞信高管调整中的一例。
作为国际大型金融集团,瑞银在中国拥有多个业务牌照,瑞银内部为此使用了一套代号,例如UBSS代指瑞银证券(中国),UBS-AM代指瑞银资产管理(上海),UBS SDIC代指国投瑞银基金,UBSQ代指瑞银基金销售(深圳)。
此前,在瑞银集团收购瑞信后,原瑞信资管中国区主管和亚太主管黄敏也曾短暂加入瑞银,担任瑞银资产管理中国客户关系主管一职。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向接近瑞银人士核实,确认黄敏已再度从瑞银离职,并加入了摩根士丹利。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曾报道,原瑞信证券总经理王菁已离职,至今尚未有公开履新情况,目前瑞信证券总经理为张铮宇。
瑞银亚洲业务整合进展良好
瑞银在中国的人事调整,只是合并后的庞然大物调整中的小部分。瑞银正在进行广泛的组织架构,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在第27届瑞银亚洲投资论坛现场,瑞银集团亚太区执行总裁许健洲表示,本周末将迎来整合的里程碑事件——瑞银集团与瑞信集团的母行合并。他表示,合并之后瑞银将作为一家银行向前迈进,并有实力将业务规模及质量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进一步透露,目前瑞银在新加坡、日本、澳洲及中国香港的瑞银办公室已经或正在计划搬迁。
“我们希望每个地区的多个办公室能够统一至同一座具备功能性且环境可持续的写字楼中,香港办公室预计将于2026年进行搬迁。” 许健洲表示。
在瑞银亚洲业务整合进展顺利的同时,该集团在亚洲市场的业务表现也较佳。
许健洲公开表示,瑞银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财富管理机构,第一季度亚太地区净利润达到5亿美元。连同资产管理业务,瑞银在亚太所管理的投资资产已超过8500亿美元。
此前5月7日,瑞银集团一季报显示,该集团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8亿美元,总收入127亿美元。其中财富管理部门净新增资产达到270亿美元,美洲、亚太和瑞士地区提供了强劲贡献。瑞银表示将按计划实施成本和资产负债表削减计划,以支持整合优先事项。在2024年第一季度已实现额外总成本节省约10亿美元,到2024年底,瑞银预计将实现额外约15亿美元的总成本节省。但在2024年二季度,预计仍将产生约13亿美元与整合相关的开支。
集团的合并虽已注定炒股100倍杠杆配资,但瑞银在中国内地的组织调整仍将持续。因为在监管“一参一控”的要求下,瑞银证券与瑞银证券两张证券牌照需要取舍;同时由于合资企业工银瑞信基金的存在,瑞银与工商银行将如何合作,都值得市场关注。